《安娜・卡列尼娜》由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创作,改编自托尔斯泰小说。编导鲍里斯・艾夫曼摒弃繁杂支线,聚焦安娜与卡列宁、沃伦斯基的情感纠葛,以探讨人性、爱情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艾夫曼芭蕾舞团被誉为“俄罗斯芭蕾新名片”,创排了《红色吉赛尔》《哈姆雷特》等经典改编作品,曾获得俄罗斯艺术团体最高荣誉“国家艺术团”称号。
编导艾夫曼自幼习舞,艺术理念独特。他擅长挖掘文学内涵并转化为舞蹈,赋予芭蕾深刻、丰富的精神层次。他将“心理芭蕾”定义为自己的舞蹈风格,将 “心理剧” 融入芭蕾,洞察人性与潜意识,注重反映当代生活。其作品获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面具奖等,在欧美、亚洲、澳大利亚等多地巡演,本人获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 称号,被《纽约邮报》赞为 “戏剧魔术师”。
在艾夫曼看来,人是艺术的核心主题。该剧用肢体动作来探索人性幽微,以丰富的舞蹈编排,表现安娜在爱情与道德边缘的挣扎,精神的“双重性”通过舞蹈动作具象化——她面对丈夫时端庄克制,而在面对沃伦斯基时奔放舒展;终幕铁轨独舞的破碎步伐将悲剧内核推向高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