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祭》把经典“融进去”,让作品“走出来”

2018-09-03
《春之祭》把经典“融进去”,让作品“走出来”

       今天下午,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英国伦敦萨德勒之井剧院共同委约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创作的现代舞剧《春之祭》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表示,对于《春之祭》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水到渠成,继往开来。

       首先,艺术节与杨丽萍有着十多年的合作经历,杨丽萍在舞蹈上的专业和孜孜以求自然促成了《春之祭》在艺术节的呈现。

       其次,艺术节不仅是呈现优秀作品的平台,更是一个邀请众多艺术家与我们合作,并借此将作品展示到全国、全世界的平台, 在这样的平台上,《春之祭》这类优秀作品的出现是水到渠成。

      在去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交易会现场,杨丽萍版的《春之祭》片段便已获得英国萨德勒之井剧院的肯定。今年四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正式就《春之祭》节目安排意向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如今艺术节开幕在即,这部东方味道的《春之祭》也将揭开神秘面纱。

把传统“融进去”,让作品“走出来”

       杨丽萍版的《春之祭》自创意之初就有一个坚实的出发点——以东方哲学、东方智慧、东方审美重新阐释西方经典。她要用传统的舞蹈“走出去”,用艺术作品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春之祭》的创作,是一场长达两年的“冒险”。杨丽萍在现代舞蹈的基础之上,又融入了大量的藏文化元素。狮子、女人、祭司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而杨丽萍的代表形象——孔雀,也将在剧中涅槃重生。

      杨丽萍与她的团队,努力在既有的舞蹈语言之外,创造出属于东方的舞蹈基因。她相信,比起言语的诉说,舞蹈更具有一种未来性,甚至是预言性。她要用舞蹈这一跨越国际、穿越古今的语言来讲述东方精神。可以说,融入了这样一种思想的《春之祭》,既是东方的,也是国际的。杨丽萍以现代舞的语言表现东方故事,将东方基因融入西方骨骼,呈现出有着中国味道的《春之祭》,让这东方的舞蹈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无畏牺牲 解读涅槃重生的轮回审美

     《春之祭》原本描绘的是人们在祭祀苍天的故事,人类对自然原始的崇拜、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春天来临的渴望与喜爱,冲撞出了这部先锋之作。对于《春之祭》,传统的西方解读更像是一种直线型的审美模式:被命运选中,牺牲献祭。

      杨丽萍版本的《春之祭》融入了她对于东方生命观的独特解读。她率先提出了“轮回”这一概念,这一相当具有东方审美特质的“圆形”审美模式——生命不再只是向死而生,而是从生、到死、再到涅槃重生的轮回;不再只是被动的献祭,而是主动的献身。

      杨丽萍在《春之祭》中运用了大量的东方意象,让本土的观众也能领会到舞剧中的概念。她一贯坚持:要做普通人看得懂,也愿意看的现代作品,因为作品本身就是用来与人沟通的。杨丽萍的作品既有 “芙蓉出水”的空灵与唯美, 也具有“错彩镂金”的装饰性。她以人为本出发,“接地气”的舞蹈呈现让观众在散场后讨论的不仅是作品,更是生活本身。

    《春之祭》的内核就是“祭祀”,是一个仪式感极强的故事。杨丽萍排创的《春之祭》也贯穿了她一如既往的形式感与杨氏舞台美学——杨丽萍并不准备描画一个具象的世界,她将《春之祭》的舞台化为一个抽象的宇宙,时间、空间、生命共存其中,万物轮回,周而复始。

 模式创新 放眼国际“艺益”结合

      《春之祭》的创作还开启了一个国际创作合作以及艺术与公益捐赠的新模式。

  整整两年的时间,杨丽萍汇集了海内外五湖四海的能人志士,建立了一个国际化的团队,共同造就了《春之祭》的诞生。

       此外,伴随着《春之祭》项目的启动,一大批有意于艺术的企业、组织和个人也积极地参与到了对艺术作品的支持之中,有资金的支持,也有资源的合作。此次《春之祭》的联合执行制作人杨劲,是舞蹈爱好者,同时也是企业家。一直致力于支持舞蹈艺术创作和舞蹈教育普及;还有数十位孔雀之友无偿捐资,支持创作。这一切形成了一个资本与艺术相结合助力艺术作品,助力艺术人才,助力创作交流的模式。

      杨丽萍带领她的团队,经过两年的打磨才终于将这场“春之祭”呈现在观众眼前。所有的创作者都在经历这场献祭,他们将自己的虔诚和真心奉上,来唤醒艺术的春天,而艺术节也将借助自身广阔的平台将春光播散向更多的热爱艺术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