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良性循环,助力青年发展——记艺术节春“艺”盎然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2017-03-27

上周末(3月24日-3月26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春“艺”盎然系列活动的其中两部作品《斩•断》和《五脊六兽》接连在兰心大戏院上演。两部作品虽然长度不长,但都受到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音乐电影《斩•断》

3月24日上演的《斩•断》由音乐电影《斩•断》和戏班乐队的《皮黄》现场音乐会组成。《斩•断》时长仅25分钟,借用关公斩貂蝉这一历史题材虚构了一个穿越的故事,观众在大荧幕上看到麒派京剧老生演员鲁肃饰演的关公,穿越到当下的上海,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竹马领衔的戏班乐队在音乐上运用京剧武场锣鼓、青衣、评弹、京韵大鼓等多种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同时融合了实验电子,现代爵士等西方音乐元素,创造了焕然一新的声场效果,塑造了影片的整体氛围与节奏。有上了年纪的观众评论说:“我第一次看中国传统戏曲以这样的方式表现,非常先锋,令我大开眼界。我觉得我和戏曲一样都变得年轻了不少。”

戏班乐队《皮黄》现场音乐会

下半场的现场音乐会《皮黄》是在之前扶青演出中未曾演过的新节目。戏班乐队自2015年至今全力打造这一个项目,将传统京剧中的音乐部分“皮黄”单独拿出来发展和演绎。这场音乐会中,戏班乐队以极为现代的手法来解释我们传统的皮黄音乐其极为高级的内涵。这种全新的演绎方式让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有外国观众也随着竹马的音乐哼起了曲调。年轻观众评论说:“一开始并不明白什么是音乐电影,什么是皮黄,但在看演出后,情不自禁的觉得中国戏曲特别的美,没想到戏曲可以以这种方式重焕青春。”去年一直在国外巡演的竹马表示非常兴奋,“语言对于音乐来说是很重要的,能再次回到上海,给中国观众表演,让我倍感亲切。”

话剧《五脊六兽》

3月25日-3月26日,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青年编剧杨浥堃,带着她首次执导的话剧《五脊六兽》又与上海观众见面了。《五脊六兽》围绕着“冥途路引”这个中国人特有的物件,展开了一个有关生与死的话题。北平酱菜园子老板老诚即将死亡,却因为水患,拿不到去往另一个世界的“路引”而迟迟不肯咽气。籍贯江南的老诚,余愿未了,死都死不踏实。无奈之下,儿子小诚拖着老爹和他的大棺材,一叶小舟沿大运河南下,要去南京买路引,从而开启了一场奇异的“寻死之旅”。面对“生与死”的哲学主题《五脊六兽》却体现轻盈,运用歌队、吟唱、反串等多种形式,却丝毫不觉得突兀,反而让人眼前一亮,既讨巧又生动。在杨浥堃看来它更像是一出寓言,通过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告诉观众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诸多烦恼。

话剧《五脊六兽》

从编剧到导演角色的转变并不是一个顺畅的过程,在编剧方面很多东西可能已经想的很透彻,但从导演角度要把它立起来却困难重重。第一次在扶青舞台上演出的时候,杨浥堃将做导演的感觉形容为“操着全天下人的心”,觉得特别累。但这次她已经驾轻就熟,和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也磨合的特别好。既不是表演专业、也不是导演专业出身的她有些时候没办法给演员做示范,只能靠语言去跟他们讲。沟通是她的一种对策,所有人一起研究、碰撞,现在连演员也逐渐习惯了这位年轻导演的思维模式。

《五脊六兽》导演杨浥堃及团队

《斩•断》和《五脊六兽》的主创竹马和杨浥堃都是艺术节“扶青计划”的委约艺术家。“扶青计划”给了他们一个展示和试错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在完成艺术梦想的同时发现自己创作上的不足,为了作品的更加完美而不断打磨提高。春“艺”盎然系列活动则给了这些蜕变后的青年艺术家又一个机会,将自己更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获得更多业内外人士的肯定。一位去年看过话剧《五脊六兽》的观众评论说:“去年我看时觉得这部戏切换场的节奏特别快,今年再看时这部分有了很大的改善,另外这次演出多了几首原创配乐,旋律非常好听,令人耳目一新,感觉整部作品更加趋于完整了。”春“艺”盎然的演出平台对于艺术节“扶青计划”来说是一种良性循环,年轻艺术家在“扶青计划”中崭露头角,再回炉打磨,精益求精,把更好的作品在春“艺”盎然的平台上展现。未来春“艺”盎然系列活动将围绕推广新作、助推新人、提升素养的目标挖掘更多富有新鲜创意的原创作品进行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