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目公布发布会举行

2016-09-12

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

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

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2016年10月12日至11月15日举行。本届艺术节继续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引领,坚持文化自信,展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大力培养本土本地优秀艺术人才;坚持推进国际文化艺术的专业交流,以“国际、经典、创新、引领”的标准,引进国际优质演展内容,共同推动世界文化艺术的合作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做到“好节目集中,好节目惠民”,让广大市民分享中外艺术发展的成果。

一、演出展览:传承与创新并举,综合品质继续提升

本届艺术节参演剧(节)目共50台,其中境外节目28台,境内节目22台。参演剧目中原创新作达到25台,占总数的一半。参展项目共7个。

1、开闭幕演出

本届艺术节开幕剧目为上海民族乐团的大型民乐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闭幕剧目为俄罗斯莫斯科新歌剧院的歌剧《伊戈尔王》。

开幕式演出:《海上生民乐》——上海民族乐团音乐现场

上海民族乐团创作演出的《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落实“一团一策”改革,与艺术节中心共同创意策划、与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携手合作的原创新作。民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艺术节首次使用民乐作品作为开幕剧目,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用中国音乐母语来讲中国故事,与世界对话。作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为内核,分四个乐章《风》、《雅》、《颂》、《和》展开,以演出经典作品为主,穿插诗词吟诵、舞蹈、书法等表演形式。同时以多媒体舞美设计呈现中国山水的独特舞台效果,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创新方式演绎经典传统音乐,传递中国精神。

闭幕式演出:莫斯科新歌剧院《伊戈尔王》

《伊戈尔王》由鲍罗丁等人作曲,凝聚了多位俄罗斯音乐家的集体智慧,是俄罗斯国民乐派歌剧的代表作。讲述俄罗斯建国时代诺夫哥罗德大公伊戈尔同南方游牧民族波罗维茨人战争的故事。莫斯科新歌剧院的演出版本展现了更多对人性的思考。该剧院历史虽不长,但依靠俄罗斯经典文化资源,立足创新,在合唱指挥大师娜达里雅·波波维奇和获得俄罗斯金面具奖的指挥大师简·莱瑟姆·凯尼格等人的调教下,近年来已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歌剧院之一。

2、精品力作

本届艺术节可谓名家集聚,佳作荟萃,体现了多年来逐步形成的竞争力和引领性。

迪图瓦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音乐会

音乐:大师坐镇,名团辉映。捷杰耶夫携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演绎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三位伟大作曲家的作品;马林斯基歌剧院献演歌剧《黑桃皇后》;迪图瓦携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艾申巴赫携近百位世界各地著名乐团首席演出中外名曲,为艺术节带来交响乐的顶级享受。小提琴演奏大师安妮-索菲·穆特,大提琴家伊瑟利斯以独奏音乐会献礼艺术节。英国圣三一男童合唱团、爱尔兰凯尔特女人等也将带来其合唱音乐会。

美国保罗•泰勒舞团“自由之舞”

舞蹈:艺术语汇,时空对话。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演绎经典芭蕾作品《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而美国保罗·泰勒舞蹈团将演绎现代舞大师保罗·泰勒不同时期的经典现代舞作品,由玛莎·葛兰姆和贝莎比·罗斯切德共同创建的以色列巴切瓦舞团带来《十舞》,美籍华人沈伟的舞蹈团将带来其新作《地图》、《天梯》。上海女儿谭元元与世界名团首席带来《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舞蹈专场,以艺术成就反哺家乡。

国家话剧院《北京法源寺》

戏剧:艺术名家,艺术精品。由李敖原著改编、田沁鑫执导的国家话剧院作品《北京法源寺》,上话精心制作的大型话剧《杏花雨》讲述两代人之间的“中西医之争”,李六乙导演、濮存昕主演的契诃夫经典作品话剧《樱桃园》等。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大清名相》

戏曲:传承薪火,力促振兴。一批新创现代戏如京剧《正考父》、晋剧《于成龙》、黄梅戏《大清名相》以反腐倡廉为主题,针砭时弊,艺术手法有诸多创新亮点,且制作精良。

《叶锦添:流形》艺术大展

除演出外,本届艺术节的展(博)览项目也是中外大师云集。墨西哥当代雕塑家哈维尔·沃尔斯基、俄罗斯著名油画家尤里·庞采列夫都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作品展。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叶锦添为本届艺术节打造的《叶锦添:流形》艺术大展将展示他在电影、舞台、装置、影像等多个艺术领域的最新理念。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国际顶级画廊齐聚,第二十届上海艺博会将乔迁新址再创佳绩。《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纪念展》呈现的肖像画、雕塑再现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的璀璨人生。

3、主题策划

“向大师致敬”。2016年恰逢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艺术节邀请不同国家的高水平院团,以不同艺术形式演绎莎翁作品,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同题发挥,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舞剧《仲夏夜之梦》、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联合制作话剧《亨利五世》,全面回顾了莎士比亚的伟大成就,以多元的艺术语言展现了其跨越时代的深厚内涵。上海昆剧团重新诠释汤显祖代表作《邯郸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寇流兰与杜丽娘》、张军的《我,哈姆雷特》则开启了“汤祖莎翁”的对话。

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

加深“一带一路”融合发展。本届艺术节特设“一带一路”演展板块,突出“融合”主题。集合了俄罗斯、匈牙利、捷克、以色列、卡塔尔、埃及等沿线国家的10多部作品,展现“一带一路”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作为阿拉伯世界的头号“音乐文化名片”,卡塔尔爱乐乐团将带来充满异域色彩的《天方夜谭—梦幻阿拉伯之夜》。俄罗斯圣彼得堡赛蒙扬奇剧团则将带来成名作《瞧这一家人》,世界名团捷克爱乐乐团也将献演经典作品。

委约作品 马良首部奇幻装置舞台剧《爸爸的时光机》

推进原创新作绽放光彩。原创节目数达到艺术节总剧目数的一半。同时,继续提升本土本地原创、新创作品在艺术节平台上的重要性、影响力,以机制杠杆推动本土本地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由上海民乐团新创作品《海上生民乐》担纲开幕演出。委约青年艺术家张军的当代昆曲作品《我,哈姆雷特》,一人分饰多角,开展中西文化对话;装置艺术家马良的委约作品《爸爸的时光机》,以多媒体装置舞台剧的表演形式,呈现别样的舞台魅力。

北方昆曲剧院 《飞夺泸定桥》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本届艺术节特别在主板节目推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的大型话剧交响剧诗《吁地》、北方昆曲剧院昆剧《飞夺泸定桥》,在“艺术天空”安排上海歌剧院《长征组歌》,通过不同表演形式塑造不同艺术形象,讴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上海评弹团《林徽因》

弘扬中华传统戏曲魅力。以精品剧目传扬东方之韵。以10台戏、600分钟回顾600年中国戏曲史。由上海评弹团新创的评弹,展现“民国第一才女”才情和爱国情的《林徽因》。豫剧《玄奘》是描写唐代大德高僧的第一部戏曲作品;评剧《红高粱》改编自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同名小说,展现了国人在民族危亡之际的雄壮气概。

4、文化周、节中节

(1)文化周:对应演展主板,传播“一带一路”艺术魅力。举办匈牙利文化周,节目包括:布达佩斯大艺术宫《巴托克之夜》,罗比·拉卡托斯小提琴音乐会等国内难得一见的精彩剧目。举办福建文化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省有着诸多“非遗”珍贵资源,将在本届艺术节上演木偶戏《赵氏孤儿》、闽剧《双蝶扇》、南音《凤求凰》等优秀作品。

福建文化周: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凤求凰》

(2)节中节:除了继续做好传统项目朱家角水乡音乐节、木偶节、喜剧节外,新设上海(嘉定)互动戏剧节。

上海(嘉定)互动戏剧节

(3)分会场:艺术节努力匹配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地位和作为,形成文化资源联动,除继续办好无锡分会场活动外,将增设宁波分会场。

宁波分会场

二、“艺术天空”:溢出与创新升级,艺术普及点深面宽

“艺术天空”系列公益演出已连续举办三年。2016年将在全市各区的广场、学校、商圈举行42台88场演出,其中境外节目26台,境内节目16台,进入全市25个室内外场地,涵盖音乐、舞蹈、曲艺及综艺等多种形式。继续放大艺术节“溢出”效应,主板演出的节目和艺术家中有近六成都参与了“艺术天空”的演出:迪图瓦、伊瑟利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卡塔尔爱乐乐团、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莫斯科新歌剧院等的演出成为“艺术天空”的支柱和亮点。

1、菜单式服务优化“溢出”效果

强化“1+16”机制的覆盖力度,同时注重完善“供给侧”,在前两年的经验基础上推出菜单式服务,紧密贴合各区文化发展需求与特点,向全市范围尤其是向远郊地区输送高品质艺术节目,形成“一区一亮点”,使文化惠民配送更合理、服务更到位。如与普陀、徐汇合作,推动文化进商圈;与浦东新区合作,丰富白领楼宇文化;与黄浦、长宁,以及合并后的新静安联动,为其定制专注音乐、舞蹈、舞台剧等方向的演出方案,使城市音乐草坪、中山公园、大宁绿地等“艺术天空”传统场地越来越专业化、品牌化。

2、主题策划营造良好氛围

以致敬莎士比亚为主题,在城市草坪音乐广场特别策划“艺术天空12小时狂欢日”活动。当天除了有名家、名团、大师莅临现场进行演出外,还将结合专家赏析、彩排观摩、互动体验、创意集市、街头艺人、儿童专区等形式,打造国内顶尖、世界知名的户外艺术体验品牌。另外,进一步加强艺术节与市民的情感互动,组织童声合唱公益培训活动。

三、“扶青计划”:激励与指导并重,孵化成果日见成效

本届艺术节“扶青计划”将继续携手上戏,以鼓励“传承、创新、合作”为宗旨,致力于为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开拓国际视野,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遇。共将演出10部委约作品,45台邀约作品,除了覆盖上戏校园外,还将走进上海大剧院、逸夫舞台、马兰花剧场、当代艺术空间、新空间等演出场所。

1、委约邀约精益求精

2016年“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邀约作品集锦

今年的“扶青计划”委约项目经过三轮评选、工作坊,从近百项报名候选作品中,最终选出8部作品。入选作品有青年钢琴家顾劼亭的音乐剧场《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用钢琴、昆曲、影像将舞台划分成若干区域,展开东西文化的穿梭对话;自由艺术家古佳妮的舞蹈《插销》融汇传统武术,诠释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青年音乐家马海平的音乐剧场《折城》、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原创作品《落霞集》等,都出自青年艺术家的新鲜思考,反应了年轻的艺术态度。

2016年“扶青计划“委约青年艺术家

在“青年艺术创想周”中演出的邀约节目来自德国、丹麦、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中意德三国艺术家联袂打造,国家京剧院领衔的实验京剧《浮士德》;以新疆历史文化为素材,上戏青年编导原创的音乐剧《阿曼尼莎汗传奇》等剧目尤为亮眼。

2、特别制作献礼五周年

《双重》是今年“青年艺术创想周”期间的特别委约节目,是由艺术节中心、新西兰StoryBox故事盒剧团和上海戏剧学院共同策划制作的APP街景沉浸式戏剧。该剧将沉浸式戏剧与移动手机端APP创新结合,这在国内尚属首次;通过智能手机APP、短信、网络电话、现场演员的结合,反应当代青年的热点关切,给观众带来多维度的观剧体验。由艺术节中心推动,新西兰艺术家与“扶青”五年来培育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团队共同将上戏校园打造成一个天然剧院,以沉浸式戏剧的形式向观众展现独特的艺术享受。充分体现了“扶青计划”开展多年来鼓励国际艺术交流的良好成效。

为纪念“扶青计划”五周年,由艺术节中心与上戏联合制作的五周年特别委约项目《双重》

四、艺术教育:育人与实践结合,溢出效应全面覆盖

今年将举办近60场艺术教育活动,通过与教委、专业协会、剧场、媒体等的深层互动,搭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平台,将社会主义美育与青年德育相结合,将艺术教育与艺术素养普及相结合。我们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切入:

一是主板内容注入,观演水平有保证。将邀请19场演出进校园。二是专家资源融入,导赏普及有高度。聘请了20余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评论家、编创人员担任“艺术导师”,进行互动与普及。三是自主实践导入,培育效果有深度。通过专业对话和建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提升综合素养。

五、交易会论坛:高端与专业打造,网络平台拓展升级

本届艺术节节目交易会与论坛预计吸引近60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家专业机构前来参会。通过前期向买家卖家征询需求、向专业机构提供“走出去”网络渠道、向国内外创作主体征召原创新作,今年共将推出45台推介演出、7个论坛和8场专业研讨会。

1、交易会

今年的交易会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参会。继去年圆桌会议提出艺术节合作发展网络后,今年设“一带一路”专题展区,截止目前已有26个“一带一路”国家45个机构确认参会,部分知名艺术节的总监将亲自站台。二是舞台艺术与科技创新领域的融合发展及商业模式探索成为热点。有中、美、瑞士等国机构现场展示VR技术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案例,并将与美国APAP演出交易会合作,在交易会展厅设置艺术科技专区,汇聚8-10家舞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兴演艺公司和科技公司。三是“走出去”项目的选拔与奖励机制推动国内原创新作积极参与竞争。通过已有的国际艺术节网络,与文化部外联局文贸处等部门、“欢乐春节”等品牌项目加强合作,结合国际国内专家的评审,交易会平台将成为中国优秀作品获得演出机会和资金扶持的舞台。

2、论坛

助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战略。以“多元共享的文化艺术新活力”为题开展“一带一路”文化艺术论坛,在延续各个国家和城市间优秀文化和艺术合作的基础上,聚焦促进区域文化多样性和艺术创造力。助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聚焦“城市叙事:记忆、想象和认同”、“国际芭蕾创作与编舞”、“艺术塑造完美人格”等话题,为文化兴市提供多个层面的真知灼见,助推科创中心建设。聚焦“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探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讨论“沉浸式戏剧在中国”、“表演艺术需要VR吗?”等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前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