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沉浸式戏剧在中国” ——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前沿论坛今举行

2016年10月14日,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前沿论坛2“沉浸式戏剧在中国”在浦西洲际酒店成功举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从10月11号到11月3号,为期23天。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快速发展,赋予了戏剧形式创新、变革的可能性。沉浸式戏剧作为一种前沿的戏剧艺术形式,打破艺术家与观众的传统观演关系,使舞台与情景(叙事)等戏剧艺术核心要素有机会以前所未有的面貌得以呈现。在欧美演出界发展流行了十年之后,沉浸式戏剧在2015年登陆中国并迅速发展。本次论坛以此为背景,搭建了一个国内外业界领军机构交流研讨的平台,从沉浸式戏剧的艺术创作和经营运作等不同方面,为国内沉浸式戏剧艺术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了真知灼见。

当天论坛议程分为三个部分:主旨报告、小组公开研讨和观众问答。主旨报告邀请到了来自长年为《纽约时报》、《纽约戏剧》撰文的戏剧评论家乔纳森·曼德尔,著名剧作家、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分别从国内外两方面对沉浸式戏剧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乔纳森·曼德尔为听众梳理了沉浸式戏剧的定义,并介绍了一部戏剧成为沉浸式戏剧的必备要素。他认为,一部戏剧作品如果要成为沉浸式戏剧:首先,要营造一个不同于传统戏剧的物理环境,以及设置一个不同于传统戏剧的故事情节;其次,成为沉浸式戏剧需要具备艺术装置和互动博物馆的双重功效;最后,这部剧需要体现沉浸式戏剧所具有的其他各种意义。报告的最后,他畅谈了自己对沉浸式戏剧的理解和他对这一戏剧形式前景的预测。喻荣军认为,沉浸式戏剧这种前沿的戏剧艺术形式,突破了以往的观演关系。他从个人从业经验和艺术体验出发,探讨了本土戏剧中的“沉浸”基因,分析了国内外的沉浸案例并总结经验,最后以国际视角,分析中国沉浸式戏剧的机遇与挑战。

(乔纳森·曼德尔)

喻荣军

主旨报告结束后,论坛进入小组公开研讨环节,喻荣军担任本环节主持人。来自三个沉浸式戏剧团队的嘉宾,从自身经验出发,探讨了沉浸式戏剧在中国发展的各种不同模式,从沉浸式戏剧作品的创作、制作、运营等角度切入,以国际化的视野探讨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潜力所在。

第一组嘉宾分别是著名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的主创代表——来自英国眩晕剧团的创意制作人科林·奈廷格尔,以及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马晨骋。《不眠之夜》以版权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本组研讨正是主创代表和中国制作团队代表对这一合作过程的回顾。科林在此分享了他的团队在创作和与中方合作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为迎合中国本土观众口味做出的调整。马晨骋则分享了引进版权、上海制作的经验,并通过这一经验探讨国际国内文化产业模式的异同。

(马晨骋,右)(科林·奈廷格尔,中)

第二组研讨嘉宾带来了另一种合作方式:由新西兰“故事盒”剧团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制作的APP街景沉浸式戏剧《双重》。新西兰“故事盒”剧团导演杰西·菲斯特、创意总监罗伯特·阿比尔多作为外方主创代表,APP街景沉浸式戏剧《双重》导演佟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李明作为中方主创代表,一起就联合制作中所迸发的火花,在新媒体技术方面的运用和突破创新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杰西·菲斯特 左)(罗伯特·阿比尔多 中)(李明 右)

第三组嘉宾带来的是沉浸式戏剧《消失的新郎》,这是我国首批本土原创的沉浸式戏剧先锋代表作品之一。导演何念,制作方代表——北京环球百老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琦参与了互动讨论。双方围绕其剧情主题、策划制作、执导过程、场景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何念为我们讲述了他在原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同时分享了他在编创和排练中的经验。从体验者角度出发、推到价值观、碎片积累、拼凑剧情、模拟观众走位,这些都是他通过不断的尝试与磨合,寻找到的编创方法。最后,何念还对沉浸式戏剧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必要的台词是否对沉浸式戏剧的表现形式有所破坏,沉浸式戏剧是否被扣上暗黑、悬疑、推理、色情的帽子等,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黄晓琦则站在《消失的新郎》制作人的角度,讨论了这部戏的预设市场、观众口味和需求、推广和宣传。由此,她也谈到了自己对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思考。

(何念 )(黄晓琦

论坛的最后,面对台上专业量级满仓的嘉宾,台下的听众争先恐后的向嘉宾提出关于沉浸式戏剧的疑问。接受提问的嘉宾一一为听众进行解答,互动式的交流启发了双方新的思考。

至此,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前沿论坛“沉浸式戏剧在中国”圆满结束,中外的嘉宾积极思考和广泛探讨为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指明了方向。相信本次论坛中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会成为沉浸式戏剧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