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磁场”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国际艺术节对艺术教育的关注由来已久,成效显著。目前正在举行的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艺术教育领域又出新招,首次将以往分散的艺术教育类活动组合成“艺术磁场”板块集中推出,深度整合艺术节文化演艺的优质资源,并于11月2日举办“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主题论坛”,为中外艺术教育领域专家搭建交流平台。

“磁场效应”最大化

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磁场”中的“艺赏会”,开展演前导赏、演后谈、彩排观摩、后台之旅等活动,用舞台以外的丰富内容帮助观众理解舞台上的精彩;对于艺术基础较好的观众,“艺云堂”邀请艺术大师、业内专家开展讲座,观众与艺术家零距离交流。这些活动连同“创意坊”“特别策划”等,把艺术家、爱好者、艺术活动组织者、剧场剧院等艺术活动的方方面面聚合在一起,实现“磁场效应”最大化。

谈到“艺术磁场”,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杨靖用“向前一步”来形容。“过去的观演模式中,观众与舞台是有距离的,缺乏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教育让二者接近一点,增进彼此的理解。”杨靖说,这只是“向前一步”的第一层含义,侧重于“向前”,第二层含义则更侧重于“一步”。“艺术教育应该走在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前面,但是不应走得太远、故作高深把观众吓退,而应当考虑观众的实际需求给予切实引导。”

为此,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侧重于观众的全年龄段覆盖,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给予不同的艺术教育供给,力求有的放矢。

平等地开展艺术教育

“艺术磁场”全年龄段覆盖策略启示:虽然未成年人是教育的重点对象,但是艺术教育绝不仅仅针对儿童。

在“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主题论坛”上,杨靖介绍,上海国际艺术节针对9岁以下的低龄观众,艺术教育的重点是快乐启蒙,让孩子初步了解和感受艺术;对于青少年,侧重点在于具体艺术技能的培训,上海国际艺术节与上海音乐厅合作的“约课大师”项目实现了手风琴、钢琴大师对青年学子手把手指导;对于大学生、成人,艺术教育主要奉献专业、水准高超的演出,满足其文化需求。

艺术教育的分龄问题长期受到国内外业界人士关注,越是低龄儿童,细分年龄段就越显重要,直观而有效的做法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创作、生产不一样的艺术作品。而意大利戈登音乐教育协会创始人兼导师安德鲁·阿波斯托利则提出了一种颇为独特的方法。“我一向是先做优质的音乐,然后再考虑适合什么年龄的观众,而且在面对不同观众时,我不会改变我的音乐,只会在与观众的互动方式上作出调整。比如,面对小一点的孩子就多一些演奏间歇,因为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欣赏的时长很有限,面对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多一些表演成分。”安德鲁·阿波斯托利认为,艺术教育者应该把受教育的儿童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进行表演和交流,而不是强制或灌输,也不可因迁就而降低艺术水平。

培养未来观众

中外专家对艺术教育的看重,除了因为艺术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不可或缺,还因为今天的艺术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观众。“很多中国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下一个郎朗,恨不得上几次艺术课就要孩子比赛得奖、蜚声全球,其实功利化期许过多反而影响了艺术教育的效果,懂得欣赏艺术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就已十分有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导演焦刚说。

艺术教育除了技能传授,还有欣赏习惯、趣味的熏陶,对大多数人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因为以艺术为主业的人毕竟是少数。国内剧场演出时,台下手机屏幕的亮光比台上灯光还耀眼的情况时有出现,这让包括杨靖、焦刚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感到困惑。“剧场不可能没收观众的手机,通过移动设备与世界沟通是大势所趋,观看演出时玩手机影响剧场效果的现象一时恐怕很难扭转。”杨靖表示。“中国很多家长总是告诉孩子看演出要专心,其实他们自己就不专心,这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焦刚说。丹麦戏剧人彼得·曼彻介绍,这种情况在丹麦的发生几率低,人们普遍意识到,专心沉浸在对表演的欣赏中既是自己的享受,也是对表演者的尊重。

(中国文化报 记者 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