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青”孵出“艺术探险家”

  一年一度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是城市艺术节的典范,除了名家名团,其魅力还在于为青年艺术家带来无限可能——每年,艺术节都会邀请演出商、经纪公司走上街头,发掘青年艺术家的优秀创意,为他们走上艺术殿堂搭建阶梯。

  4年前,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一行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考察,成果之一便是“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以下简称“扶青计划”)。4年来,“扶青计划”日渐丰满,扶持标准不断清晰,“资源池”持续扩容,通过这一平台走出去的青年艺术家反哺艺术节,成为艺术节向前推进的引擎。

  10月19日晚,上海戏剧学院附近的马兰花剧场挤满了观众,“扶青计划”定向委约作品舞剧《青衣》在此首演。改编自毕飞宇同名小说的这部舞剧讲述了京剧名伶莜燕秋的戏梦人生。波澜曲折的故事情节、京剧元素的优雅点缀、现代舞的情感表达再加上设计感极强的舞美和特效的介入,人物和故事都被塑造得立体感人。对于编导和主演王亚彬而言,“扶青计划”的舞台有着特殊的意义。“我看重这个计划的平台作用。通过艺术节,可以让更多国内外著名的演出商看到我们在做的事情,这对于青年人而言非常重要,也非常难得。”王亚彬说。

  “扶青计划”给予青年艺术家的帮助不仅是平台。“‘扶青计划’对艺术家的帮扶是因人而异、量身定做的,对于比较成熟的艺术家,我们更多的是在宣传和海外推广上给予支持。但很多青年艺术家可能只有一个很好的创意,或者只有本行业内的资源,但没有制作能力,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结合他们的需求给予帮扶。”上海国际艺术节公共关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扶青计划”负责人杨怡君说。

  “扶青计划”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2014年年末,音乐制作人王利夫收到了“扶青计划”的邀约,这是他第一次得知上海国际艺术节设有这样的项目。在“扶青计划”的支持下,他与导演马俊丰相识,合作推出了多媒体互动科幻剧场《朝闻道》,在今年的艺术节平台上与观众见面。“作为一个配乐人,我没有太多机会去做这样的现场演出,我与马俊丰导演一拍即合,他负责导演、统筹,我专心做音乐,这次合作对我的帮助很大。”王利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朝闻道》以‘未完待续’的开放式结尾告终,我们希望在明年的艺术节上还能继续合作。”

  一直以来,青年艺术家面临诸多困境。除了商业洪流对艺术养分的稀释、资金投入的缺失外,很多艺术家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他们最想做的,而真正的创作梦想却难以实现。此外,艺术圈还存在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扶青计划”希望通过建立一个艺术家社群,让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层的艺术家之间形成有效互动。

  经过4年的探索和积累,“扶青计划”已经拥有了一个达数百人的“艺术资源池”。现在,“扶青计划”更多地扮演着“媒人”的角色,为不同的艺术家在“资源池”中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截至目前,“扶青计划”已经委约了31位华人青年艺术家原创了27部舞台作品,涵盖戏剧、戏曲、音乐、舞蹈、多媒体等多个领域,其中数位青年艺术家及作品通过“扶青计划”的平台前往国内外各剧场、艺术节参演参赛。

  “扶青计划”也有门槛。杨怡君说,“扶青计划”扶持的作品注重传承和创新的结合,希望艺术家在关注传统的同时有所创新和突破。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要有一些探索的意味在其中。今年,“扶青计划”定向委约作品有14部,所有的作品都让人看到“艺术探险”的味道。舞剧《青衣》和《双下山》对京剧元素进行再造,《霸王别姬》和《悟空五则》对经典人物的解读,都赋予了传统元素一种新鲜、清新的气息。

  “如果说主板块演出是艺术节这架飞机的一个引擎,那‘扶青计划’就是另外一个。”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总监刘文国这样说道。今年艺术节期间,青年艺术家参与的演出共有200多场,从数量上已经超过主板块演出,上海戏剧学院以及市区诸多剧院、场馆都成为青年艺术家的舞台。“我们希望通过营造良好的业态环境,让年轻人借助艺术节的平台脱颖而出。”刘文国说。

(中国文化报)